本網訊:全長約2700米的山洞里,一個個菌棒整齊地躺在菇架上,冒出一簇簇白花花的蘑菇,懸掛在墻上的溫度計顯示溫度為9攝氏度,種菇的主人叫劉小愿,一個曾經年薪20多萬的外企高管,一次偶然的機會發(fā)現了山洞種蘑菇的“商機”,現在山洞里的蘑菇日產量達兩噸左右,按每公斤8元計算,每天的收入都在萬元以上。
傳統(tǒng)的蘑菇種植是大棚種植,受溫度和濕度的影響在淡季出菇量大減。在知名外企工作35歲的劉小愿曾經讓許多人羨慕,2010年偶然發(fā)現了這個深山洞,山洞主要由赤鐵礦石和云母石構成所以洞里冬暖夏涼,在這里種植蘑菇免去了大棚的高成本,蘑菇生產的水源是純凈天然的地下山泉水,山洞的檢測溫度、濕度、二氧化碳濃度等各種數值都符合蘑菇的生長條件,病蟲害的干擾也不用擔心,這種“原生態(tài)”的種植蘑菇外形好,口感鮮美,肉質肥厚,在市場上十分走俏。
小小的蘑菇種植也是蘊藏在農業(yè)領域的廣闊商機,在山洞得天獨厚的環(huán)境下,劉小愿種植的山洞蘑菇實行反季節(jié)銷售,填補了蘑菇淡季市場的空缺,收入十分可觀。一個企業(yè)高管辭職開始山洞養(yǎng)蘑菇,也書寫了一個“門外漢”變成“蘑菇專家”的傳奇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