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食用菌生產和消費第一大國的中國,工廠化食用菌產量在總產量中所占比重僅為2%,而歐洲發(fā)達國家可達80%-90%。瞄準差距中蘊含的商機,國家重點龍頭企業(yè)高榕集團近日以大手筆實施全國布局,包括在上海投產兩項投資額均為1.5億元的蟹味菇及金針菇項目以及位于四川都江堰的金針菇項目。高榕集團董事長楊勇萍更表示,計劃通過私募、IPO等方式于合適時間登陸資本市場。
相關資料顯示,中國的食用菌行業(yè)年增長率達到12%,產量占全球的70%,但2010年全國工廠化食用菌的產能僅為30萬噸,比例不足2%,食用菌的生產仍是以農戶手工生產為主。但實際上,工廠化食用菌產業(yè)具有許多優(yōu)勢條件。據上海蔬菜食用菌行業(yè)協(xié)會相關人士介紹,以日產40噸金針菇項目為例,工廠化用地僅40畝,配備30名工人,傳統(tǒng)生產則要使用4000畝土地、15000名勞動力。該人士稱,目前國內工廠化食用菌產業(yè)正處上升階段,上海有關方面也在加大對工廠化食用菌產業(yè)的扶持力度。保守估計,10年之內工廠化食用菌比例可達總產量的30%。
這一前景為高榕的大規(guī)模擴產奠定了市場基礎。據悉,2月底高榕在奉賢建成投產的工廠化蟹味菇項目日產20噸,位于四川都江堰的金針菇項目日產40噸,后者是西南地區(qū)最大的工廠化食用菌項目。連同今年五月即將投產的奉賢日產40噸金針菇項目、該集團原有日產23噸金針菇的上海工廠及日產20噸金針菇的長春工廠,高榕金針菇的日總產能就將達到123噸,產能居同行業(yè)第一,總的工廠化食用菌日產能更將達到143噸。高榕方面表示,下一步將進一步擴大食用菌品種,發(fā)展杏鮑菇、雙孢蘑菇、舞茸等業(yè)務,以期在2012年成為工廠化食用菌領域的“航母級企業(yè)”,并登陸資本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