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口援疆以來,福建三明市結合瑪納斯縣地域特點,大力推廣食用菌栽培技術,平菇、雙孢菇等珍稀食用菌種植逐漸成為當?shù)剞r牧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徑。
十一期間,福建三明市援疆干部翁垂芳放棄休息,走進瑪納斯縣廣東地鄉(xiāng)李家莊村,為村民劉寶梅講解食用菌高效栽培技術。“你看這個菌棒,上面有菌絲下面沒有菌絲,說明下半部分水分偏重了。那么你在培養(yǎng)到一半時,就要翻一下,把沒長菌的一面朝上。這樣的話,菌絲走的均勻,菇的產量就會提高。”
2016年,劉寶梅流轉家里的40畝土地,投資70多萬元建設成1座700平米食用菌大棚。在援疆干部的幫助下,大棚實現(xiàn)了噴淋、通風、溫控的自動化控制。劉寶梅也掌握了密菌、控溫、調水等技術,菌棒長勢明顯好轉?,F(xiàn)在,劉寶梅種植的平菇已經打開了周邊市場。“現(xiàn)有的2000個菌包已長出蘑菇,每天出產300公斤平菇,除了批發(fā)剩下的100多公斤在早市上零售,每天的收入在2000元左右。”
通過援疆干部傳幫帶,劉寶梅的蘑菇產量、品質大幅提升。嘗到甜頭后,她緊跟援疆干部思路,調整品種,準備種植珍稀食用菌。“現(xiàn)在平菇種植很成功,但是跟隨援疆干部到沿海參觀后,感覺榆黃菇、袖珍菇、茶樹菇更有前景。我就想在他們指導下,調整思路,嘗試種植珍稀食用菌。”
援疆干部翁垂芳表示,三明市是全國有名的食用菌生產基地。這幾年,三明市堅持質量興菌、綠色興菌,全力打造現(xiàn)代農業(yè)食用菌產業(yè)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而對口援建的瑪納斯縣土地面積大、勞動力豐富,市場卻相對空白。兩者優(yōu)勢互補,一定可以把食用菌產業(yè)最大。“上半年,這里已發(fā)展食用菌種植440萬袋。下半年,準備引導農民在種好平菇、雙孢菇基礎上,試種茶樹菇、榆黃菇,填補市場空白。”
據(jù)了解,在福建援疆干部帶動下,2018年,新疆瑪納斯縣種植食用菌900萬多袋,直接帶動270人就業(yè),人均創(chuàng)造利潤7萬多元。同時,還間接帶動300多人打工、促銷就業(yè)。
十一期間,福建三明市援疆干部翁垂芳放棄休息,走進瑪納斯縣廣東地鄉(xiāng)李家莊村,為村民劉寶梅講解食用菌高效栽培技術。“你看這個菌棒,上面有菌絲下面沒有菌絲,說明下半部分水分偏重了。那么你在培養(yǎng)到一半時,就要翻一下,把沒長菌的一面朝上。這樣的話,菌絲走的均勻,菇的產量就會提高。”
2016年,劉寶梅流轉家里的40畝土地,投資70多萬元建設成1座700平米食用菌大棚。在援疆干部的幫助下,大棚實現(xiàn)了噴淋、通風、溫控的自動化控制。劉寶梅也掌握了密菌、控溫、調水等技術,菌棒長勢明顯好轉?,F(xiàn)在,劉寶梅種植的平菇已經打開了周邊市場。“現(xiàn)有的2000個菌包已長出蘑菇,每天出產300公斤平菇,除了批發(fā)剩下的100多公斤在早市上零售,每天的收入在2000元左右。”
通過援疆干部傳幫帶,劉寶梅的蘑菇產量、品質大幅提升。嘗到甜頭后,她緊跟援疆干部思路,調整品種,準備種植珍稀食用菌。“現(xiàn)在平菇種植很成功,但是跟隨援疆干部到沿海參觀后,感覺榆黃菇、袖珍菇、茶樹菇更有前景。我就想在他們指導下,調整思路,嘗試種植珍稀食用菌。”
援疆干部翁垂芳表示,三明市是全國有名的食用菌生產基地。這幾年,三明市堅持質量興菌、綠色興菌,全力打造現(xiàn)代農業(yè)食用菌產業(yè)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而對口援建的瑪納斯縣土地面積大、勞動力豐富,市場卻相對空白。兩者優(yōu)勢互補,一定可以把食用菌產業(yè)最大。“上半年,這里已發(fā)展食用菌種植440萬袋。下半年,準備引導農民在種好平菇、雙孢菇基礎上,試種茶樹菇、榆黃菇,填補市場空白。”
據(jù)了解,在福建援疆干部帶動下,2018年,新疆瑪納斯縣種植食用菌900萬多袋,直接帶動270人就業(yè),人均創(chuàng)造利潤7萬多元。同時,還間接帶動300多人打工、促銷就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