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氣溫逐漸回升,溫、濕度均適合香菇菌絲生長和子實體形成,此時菇蕾盛發(fā),菇潮集中,是香菇長菇高峰期。但春季氣候多變,時陰時雨,溫度時高時低,如果管理不當,產量和品質會受到很大影響,甚至造成霉筒爛菇。因此,春季香菇必須精心管理,做到“六要六防”,才能達到優(yōu)質高產。
1 噴水管理要看天,防霉菌
春菇生長期噴水,要在連續(xù)晴天而且菌筒表皮稍干時進行,防止?jié)穸冗^高,造成霉菌爛筒。上午采完菇后,用噴霧器向菌筒表面噴水,晾30分鐘后覆蓋薄膜。陰雨天不噴,菌筒濕潤不噴,采前不噴。
2 菇床蓋膜要靈活,防缺氧
春季濕度偏大,每天要結合采菇揭膜通風,防缺氧,采后蓋膜。氣溫高于20℃時,蓋膜兩端要揭開通風;悶熱天或雨天,蓋膜四周全揭開,使空氣流暢。菌筒浸水重回菇床時,早春氣溫低或寒流襲擊時,薄膜要罩嚴,保溫3天,使菌絲復壯;氣溫高于25℃時,每天揭膜通風2~3次,促其生長。
3 干濕交替要適度,防失控
出菇期干濕交替要適度,防失控。每采完一潮菇后,要揭膜通風8~10小時,讓菌筒表面稍干,晴天再噴水。白天蓋嚴薄膜,使菌絲復壯,晚上12時后揭膜通風1小時,讓低溫刺激菌絲,促使菇蕾發(fā)生,連續(xù)3~4天即可。
4 菌筒清理要適時,防污染
春季雜菌常在菇蒂部位腐爛的菌筒上霉變,每采完一批菇后,要進行清理,防污染。可用小刀把菌筒上長有霉菌的部位剔除,并在菇床上排好,讓其通風,稍干后蓋膜控溫保濕,促進菌絲健康長菇。
5 菌筒補液要適量,防過濕
經秋、冬二季長菇后,菌筒養(yǎng)分、水分大量消耗,因此,菌筒浸水補肥是春管中的一個關鍵環(huán)節(jié),但要適量,以防過濕而霉筒爛菇。為使菌絲盡快恢復營養(yǎng)生長,必須及時浸水補肥。每浸1次水就長出1潮菇,同時通過浸水可拉大干濕差,提高長菇量。
6 采菇加工要適期,防開傘
春季香菇采收過早,將會影響產量;采收太遲又易開傘,重量減輕,降低商品價值。一般在八成熟,即菌膜已破、菌蓋尚未完全展開、還有少許內卷、形成“銅鑼邊”時采收,當天采菇、當天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