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手青是一類用手觸碰就會變青(藍)的牛肝菌,在我國云南、四川等地均有分布,廣義上的見手青泛指切開后能變藍的所有牛肝菌。
今年8月26日,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發(fā)布的“毒蘑菇圖鑒”中,“紅見手”卻不見身影。專家介紹,紅見手經(jīng)過熱處理等方式,炒熟、煮熟后可以食用,不過,食用菌領域權威專家提醒消費者,即便被“開除毒籍”,烹飪時還是要小心。
在各大電商平臺檢索“見手青”,發(fā)現(xiàn)每家平臺都有百余款商品在售,同等重量有的每250克不到百元,有的則標價168元甚至240余元。部分店鋪還專門標注了“煮熟無毒”字樣。
農(nóng)業(yè)專家介紹,老百姓所說的以及電商平臺售賣的見手青,一般是指俗稱紅見手或紅蔥的蘭茂牛肝菌,以及目前已經(jīng)實現(xiàn)人工栽培的中華腐生牛肝菌,俗稱黃牛肝菌、黃見手。
紅見手、黃牛肝菌烹飪不當常會導致神經(jīng)精神型中毒,也就是網(wǎng)絡上流傳甚廣的“吃菌子見小人兒”的幻覺。通過充分烹飪才可化解毒性,是紅見手被納入“條件食用菌”的重要前提。
一般來說,食用紅見手,一定要多放油(重油爆炒),燒熟煮透,最好燒煮20分鐘以上。未做熟或者隔夜冷吃會中毒,隔夜后若用微波爐加熱后也不可食用,必須重新烹飪。此外,烹飪結束后,切菌子的案板和刀具也應及時徹底清洗。
牛肝菌目是傘菌綱中物種最為豐富的類群之一,包括5個亞目,16個科,約1000多個物種,廣布全球。盡管紅見手被列入條件可食用菌,但少數(shù)見手青如網(wǎng)孢海氏牛肝菌、細網(wǎng)柄牛肝菌、黃粉末牛肝菌等毒性大,依然不建議食用。在一項3638例蘑菇中毒臨床分型的研究中,神經(jīng)精神型蘑菇中毒的死亡率高達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