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安縣是“中國香菇之鄉(xiāng)”,食用菌產業(yè)是農民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yè)。面對鮮菇市場價格下行帶來的壓力,遠安縣打好“助企紓困”組合拳,通過政府引導和扶持龍頭企業(yè)實施技改,著力延鏈補鏈強鏈,推動食用菌產業(yè)高質量發(fā)展。
位于遠安縣茅坪場鎮(zhèn)的宜昌大自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參與和見證食用菌產業(yè)“三次革命”的老牌龍頭企業(yè)。6月9日,筆者走進該公司食用菌罐頭生產車間,工人們正在生產線上忙碌。精選、清洗、沸煮、灌裝、滅菌……經過一系列的工序后,一箱箱印有外文商標的香菇罐頭進入靜置程序,通過產品檢驗后,將出口到海外。
遠安香菇是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全縣年產鮮菇超1.5億斤。近年來,面對鮮菇市場價格下行、“香菇不香”的窘境,在當地政府引導和扶持下,宜昌大自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積極謀劃轉型發(fā)展,通過探索食用菌精深加工,延伸產業(yè)鏈條,提升產品附加值。2021年,公司投資2000萬元,新建2條食用菌罐頭生產線,新增出產設備30套,4月中旬正式投產使用。產品暢銷俄羅斯、巴基斯坦、韓國等國家,身價翻了3至5倍。
宜昌大自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周華雄說:“新增的這條食用菌罐頭的生產線,可以日產30噸,年產5000噸食用菌罐頭,出口創(chuàng)匯達5000萬美金。自食用菌罐頭投產以來,接到的訂單非常多,今年還可以出口150個集裝箱。”
通過產品出口實現了“延鏈”,但生產環(huán)節(jié)依然是基礎和關鍵。為此,宜昌大自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加大硬件投入和科技創(chuàng)新,在“強鏈”上下功夫。通過爭取政府項目扶持,公司目前已實現食用菌工廠化培育,工廠(菇棚)內制冷、風機、制熱等功能一應俱全,可實現溫度、濕度、通風自動控制。
香菇產業(yè)鏈壯大了,大量廢棄的菌棒該何去何從?這一直是困擾周華雄的一個難題。通過考察學習,企業(yè)找到讓廢棄菌棒“變廢為寶”的出路,投資建設有機肥生產線,通過“補鏈”實現全流程生態(tài)閉環(huán)。目前,這條生產線每年能消耗菌棒5000余噸,有機肥銷售收入500余萬元,帶動菇農增收50余萬元。
從鮮菇初級產品到精深加工產品,從守住國內市場到拓展海外市場,從傳統(tǒng)種菇作坊到食用菌工廠化培育,從廢菌棒丟棄田頭到回收再利用,小香菇煥發(fā)出新的生機與活力。遠安食用菌全產業(yè)鏈正逐步實現轉型發(fā)展、高質量發(fā)展,“中國香菇之鄉(xiāng)”再啟程。
位于遠安縣茅坪場鎮(zhèn)的宜昌大自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參與和見證食用菌產業(yè)“三次革命”的老牌龍頭企業(yè)。6月9日,筆者走進該公司食用菌罐頭生產車間,工人們正在生產線上忙碌。精選、清洗、沸煮、灌裝、滅菌……經過一系列的工序后,一箱箱印有外文商標的香菇罐頭進入靜置程序,通過產品檢驗后,將出口到海外。
遠安香菇是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全縣年產鮮菇超1.5億斤。近年來,面對鮮菇市場價格下行、“香菇不香”的窘境,在當地政府引導和扶持下,宜昌大自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積極謀劃轉型發(fā)展,通過探索食用菌精深加工,延伸產業(yè)鏈條,提升產品附加值。2021年,公司投資2000萬元,新建2條食用菌罐頭生產線,新增出產設備30套,4月中旬正式投產使用。產品暢銷俄羅斯、巴基斯坦、韓國等國家,身價翻了3至5倍。
宜昌大自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周華雄說:“新增的這條食用菌罐頭的生產線,可以日產30噸,年產5000噸食用菌罐頭,出口創(chuàng)匯達5000萬美金。自食用菌罐頭投產以來,接到的訂單非常多,今年還可以出口150個集裝箱。”
通過產品出口實現了“延鏈”,但生產環(huán)節(jié)依然是基礎和關鍵。為此,宜昌大自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加大硬件投入和科技創(chuàng)新,在“強鏈”上下功夫。通過爭取政府項目扶持,公司目前已實現食用菌工廠化培育,工廠(菇棚)內制冷、風機、制熱等功能一應俱全,可實現溫度、濕度、通風自動控制。
香菇產業(yè)鏈壯大了,大量廢棄的菌棒該何去何從?這一直是困擾周華雄的一個難題。通過考察學習,企業(yè)找到讓廢棄菌棒“變廢為寶”的出路,投資建設有機肥生產線,通過“補鏈”實現全流程生態(tài)閉環(huán)。目前,這條生產線每年能消耗菌棒5000余噸,有機肥銷售收入500余萬元,帶動菇農增收50余萬元。
從鮮菇初級產品到精深加工產品,從守住國內市場到拓展海外市場,從傳統(tǒng)種菇作坊到食用菌工廠化培育,從廢菌棒丟棄田頭到回收再利用,小香菇煥發(fā)出新的生機與活力。遠安食用菌全產業(yè)鏈正逐步實現轉型發(fā)展、高質量發(fā)展,“中國香菇之鄉(xiāng)”再啟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