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今年的菌棒大一些重一些?”3月8日一大早,鄖西縣河夾鎮(zhèn)來家河村岳玉慶來到誠友(鄖西)智慧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查看預定的菌棒制作情況,拿起一個長滿菌絲的菌棒上下打量,用手一掂,發(fā)現與以往不同?!斑@是今年新推廣的‘鄖西3號’品種,營養(yǎng)物質加的多一些,種植后出菇多、周期長、效益好?!闭\友公司技術員李華解釋道。
岳玉慶是鄖西縣第一批規(guī)模種菇的菇農。從2019年開始,他每年承租4個棚種菇5000多棒,嘗到甜頭的他,今年一口氣承包菇棚39個,計劃種菇4.3萬余棒。“縣里統(tǒng)一建大棚,還對菌棒給予補貼和種植保險,豐收有保障?!痹烙駪c樂呵呵地說。
小香菇撐起農民“致富夢”。鄖西縣處于南北氣候分界線的秦嶺余脈,日照充足,氣候溫和,適宜香菇種植。該縣先后投入資金3億余元,在183個村建設香菇大棚14841個、制棒基地10個,4018戶農戶通過種菇實現增收,三月底前,全縣春季將完成種植香菇1200萬袋。
“2021年全縣食用菌種植規(guī)模達2500萬袋,其中香菇種植2000萬袋,總產值13.5億余元。”鄖西縣食用菌產業(yè)鏈工作專班辦公室負責人介紹,該縣從種源抓起,與華中農業(yè)大學、十堰市農科院聯合組建鄂西北食用菌種研發(fā)中心,先后培育出適合本地種植的“鄖西1號”“鄖西2號”和“鄖西3號”菌種,并對羊肚菌、竹蓀等優(yōu)質食用菌種進行選育推廣,全年實現錯峰出菇、菇香全年。
鄖西縣探索“以草代木”模式,采取“南草北種”,聘請國家菌草中心提供技術支持,利用巨菌草粗蛋白含量高、木質化程度與木屑相似等特點,用巨菌草替代樺櫟木,闖出了一條生綠增金的新路子。
穩(wěn)生產、提質效、延鏈條……該縣建成集香菇菌種研發(fā)、種植、加工、出口等為一體的現代化農業(yè)產業(yè)示范園,產業(yè)鏈條補強固延,產品附加值不斷提升,2021年香菇產品出口創(chuàng)匯4.2億余元。
岳玉慶是鄖西縣第一批規(guī)模種菇的菇農。從2019年開始,他每年承租4個棚種菇5000多棒,嘗到甜頭的他,今年一口氣承包菇棚39個,計劃種菇4.3萬余棒。“縣里統(tǒng)一建大棚,還對菌棒給予補貼和種植保險,豐收有保障?!痹烙駪c樂呵呵地說。
小香菇撐起農民“致富夢”。鄖西縣處于南北氣候分界線的秦嶺余脈,日照充足,氣候溫和,適宜香菇種植。該縣先后投入資金3億余元,在183個村建設香菇大棚14841個、制棒基地10個,4018戶農戶通過種菇實現增收,三月底前,全縣春季將完成種植香菇1200萬袋。
“2021年全縣食用菌種植規(guī)模達2500萬袋,其中香菇種植2000萬袋,總產值13.5億余元。”鄖西縣食用菌產業(yè)鏈工作專班辦公室負責人介紹,該縣從種源抓起,與華中農業(yè)大學、十堰市農科院聯合組建鄂西北食用菌種研發(fā)中心,先后培育出適合本地種植的“鄖西1號”“鄖西2號”和“鄖西3號”菌種,并對羊肚菌、竹蓀等優(yōu)質食用菌種進行選育推廣,全年實現錯峰出菇、菇香全年。
鄖西縣探索“以草代木”模式,采取“南草北種”,聘請國家菌草中心提供技術支持,利用巨菌草粗蛋白含量高、木質化程度與木屑相似等特點,用巨菌草替代樺櫟木,闖出了一條生綠增金的新路子。
穩(wěn)生產、提質效、延鏈條……該縣建成集香菇菌種研發(fā)、種植、加工、出口等為一體的現代化農業(yè)產業(yè)示范園,產業(yè)鏈條補強固延,產品附加值不斷提升,2021年香菇產品出口創(chuàng)匯4.2億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