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毒蘑菇數據庫
歡迎市民送樣本來
徐小民說,毒蘑菇里的毒素,目前已知的主要是三類。
第一類是對人的肝腎會產生毒副作用的,也是能致命的毒素,分別是鵝膏毒肽、鬼筆毒肽和毒傘肽。第二類是氨基酸類或蛋白類的毒素。第三類是生物胺類的毒素。
“我們正在開展相關毒素的檢測技術研究,如果有人吃蘑菇中毒了,我們希望通過分析他的血樣和尿樣,可以搜索是否存在這些毒素,以便醫(yī)療機構能夠更有針對性地搶救。”徐小民說,這也是我省開展蘑菇毒素技術研究的真正目的。
“蘑菇很難找,我們想建立一個我省毒蘑菇的數據庫,歡迎有興趣的市民們來幫忙。”徐小民說。
“蘑菇難找的原因,就是蘑菇生長的時間很短,生長的地點又很分散。”徐小民說,蘑菇的種類有1000多種,我國有500多種,大多數蘑菇生長的時間只有2至3天,往往是聽說哪里有一種蘑菇的時候,等他們趕過去,這種蘑菇已經沒有了,所以希望平時出去郊游或者經常去爬山的市民,如果發(fā)現了一些他們沒見過的蘑菇,可以先現場拍下照片再送到省疾控中心來,幫助建立數據庫。
如果采摘到了不認識的蘑菇,且無法當天送來,也不要放冰箱,請放在通風處,讓它自然風干,再送給省疾控中心。風干的蘑菇,也能檢測到其中的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