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針菇:常規(guī)生產價格走低
夏秋季節(jié)國內市場金針菇最高價格超過22元(公斤價,下同),幾乎創(chuàng)造了國內之最。但在傳統(tǒng)產區(qū)如山東聊城、濰坊、江蘇徐州等地,多為常規(guī)生產,難得有反季節(jié)產品應市,令人遺憾。
預計進入11月后,由于初期上市量少,價格將在6元左右,后期逐漸下落至4元左右;臨近元旦春節(jié)期間,價格反彈至6~8元,個別主產地質量較差的金針菇則會在4元左右,難以提高。春節(jié)后的大半個月的時間里,金針菇產品亦會出現低價傾銷等現象,建議產地組織初加工或深加工,以保障菇農的利益。
白靈菇:價格難有大漲
近年來由于社會上炒種或攪市等因素,對白靈菇有不少不實宣傳,使得白靈菇生產起起伏伏,極不穩(wěn)定。很多菇農由于信息不暢,缺乏科學的市場分析,盲目跟風,損失不少。實際上,白靈菇的栽培技術難度較一般菇類要大得多,產量水平也要低,由于其生產周期長、菇農安排生產季節(jié)不便等原因,大多數菇農錯過了白靈菇價格的“黃金季節(jié)”――元旦前至春節(jié)。節(jié)后,白靈菇價格一般會大幅下降,尤其是進入4月以后,氣溫上升,白靈菇質量下降,價格幾乎與平菇相等。預計11月以后,白靈菇一般收購價將在12元左右,元旦春節(jié)期間,價格將會攀升至16元左右,難有大漲。主要原因,一是消費者的消費意識已相對成熟,二是國內已有多家企業(yè)進行白靈菇的工廠化生產,商品質量高于農戶栽培的產品,而且供應較為均衡,受經銷商歡迎。建議生產地區(qū)應在充分考察調研市場上多下功夫,并把主要精力放在培訓農民和跟蹤技術服務上。
杏鮑菇:售價保持平穩(wěn)
杏鮑菇的生產情況與白靈菇相仿,但由于其生產周期短、產量高而穩(wěn)定、市場銷售量大等原因,被眾多消費者所認知,一般售價在8元左右,預計今年冬季其價格將保持平穩(wěn)。球狀杏鮑菇的價格稍高,但亦難達到或超過10元。建議生產者在投料之前,應做好市場調研,有條件的應簽好訂單,否則,當杏鮑菇在農貿市場集中銷售時,過低的價位將會令人大失所望。
姬菇:總體價位不高
姬菇的價位總體上一直不高,多年來難得有規(guī)模化栽培是主要原因之一。預計今年冬季姬菇價格將會在4元左右,鹽漬菇價格將在3.5元左右,個別高質量貨品可能會達到4元以上。姬菇在國內的價格相差較大,但只是局域性的、短時間的,如陜西鮮姬菇曾達15元,但維持時間較短,一旦形成規(guī)模生產,價格將會很快下跌。今年河南等地鄉(xiāng)鎮(zhèn)政府欲組織姬菇生產,建議在配料上講究科學,在管理上多下功夫,爭取獲得高質量菇品,盡快形成品牌,這樣價格將會大幅提高。如仍沿用傳統(tǒng)技術,其生產效益是否高于普通平菇,將是個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