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德榮 謝丙炎 黃三文 朱國仁 吳新平 顧寶根
【機構】中國農業(yè)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農業(yè)部農藥檢定所;
【摘要】根據(jù)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對苯并咪唑類(苯萊特)及N-苯氨基甲酸酯類(乙霉威)殺菌劑的抗性與其β-微管蛋白的198和200位密碼子的單堿基突變緊密相關的原理,建立了一種同時檢測灰霉病菌對這兩類殺菌劑抗性表型的特異等位聚合酶鏈式反應(ASP,Allele-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方法,即將突變的單堿基作為正引物的3’末端,與之對應的未突變的單堿基作為負引物的3’末端, 自行設計了LP4~LP8等五個等位點特異性引物,應用包括這五個引物在內的七組引物,對生測為BenSNPCR、BenHRNPCS和BenHRNPCR菌株進行了ASP擴增,結果表明:該方法可以檢測出相應抗藥表型的菌株,并能有效地檢測田間灰霉病菌的抗藥性,從而該方法克服了生物檢測方法費時和準確性差等缺點。該方法還能鑒定出生測法確定為同一表型如BenHRNPCR 中的BenSNPCR異核菌絲,或灰霉病菌侵染寄主后所產生的回復突變,因此其方法的靈敏度極高,可應用于灰霉病菌抗藥性分子生態(tài)學機理研究和田間抗性菌株的快速鑒定。由于未發(fā)現(xiàn)BenMRNPCR型菌株,其適用性有待進一步驗證。
【基金】國家“九五”科技攻關項目;
【關鍵詞】灰霉病菌; 抗藥性; 特異等位PCR; 苯萊特; 乙霉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