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為藥用,利尿,抗腫瘤,免疫調節(jié),保肝,抗輻射,抗菌。
一、簡介:
子實體從一下的菌核上長出,有中生,短的主柄,多次分柱,上生10蓋總直徑20厘米以上,肉質柔軟,淡褐色,黑側白色。菌管極短,下延,管幾細小。菌柄白色,柔軟,有彈性。孢子印白色,孢子無色,橢圓形或梨形,7―10×3―4微米,內有1~2微米的大油球。幼嫩時鮮美,為著名的食用菌。廣分布,可人工栽培(近似栽培天麻的方法)。地下菌核為不規(guī)則塊,紫黑色,春秋二季采挖,除泥沙,干燥后是著名的中藥。
二、藥理作用:
1. 利尿作用
豬苓煎劑相當于生藥0.25~0.5g/kg,靜脈注射或肌肉注射,對不麻醉犬具有比較明顯的利尿作用,并能促進鈉、氯、鉀等電解質的排出,可能是抑制了腎小管重吸收功能的結果。
2. 抗腫瘤作用
2.1 從豬苓菌核中分離得水溶性葡聚糖(Clucan),藥理試驗證明能明顯地抑制小鼠肉瘤S-180的生長,并證明最合適的劑量為0.25~1mg/(kg?d)。汪友永同樣認為豬苓提取物對小鼠肉瘤S-180有顯著的抑制作用。
2.2 對荷肝癌H22小鼠肝臟糖代謝和腎上腺皮質功能的作用研究。提示豬苓多糖有適應原作用,這可能是它抗腫瘤作用的一個藥理基礎。
2.3 對實驗性膀胱腫瘤的抑制作用:雌性大鼠給予致癌劑BBN[N-丁基-N-(4-羥丁基)亞硝胺]溶液0.25ml(90mg)灌胃,每周2次,12周,每支總劑量BBN為2.16g,在同時以豬苓干粉90g/kg喂養(yǎng)。30周后處死。結果表明:膀胱總發(fā)瘤率由病理對照組的100%降至61.1%,減少38.9%,每鼠腫瘤和瘤直徑顯著低于病理對照組,發(fā)癌率由病理對照組77.8%降至11.1%,減少66.7%,表明豬苓對BBN膀胱瘤的發(fā)生具有較顯著的抑制作用,并無明顯副作用。
3. 對中毒性肝炎小鼠肝臟的保護作用:
以四氯化碳和D-半乳糖胺腹腔注射給予小鼠,誘發(fā)中毒性肝炎,在誘發(fā)前后腹腔注射豬苓多糖100~200mg/kg,以間隔4、8、12h給藥1次,均可明顯阻止肝病變發(fā)生,使丙氨酸轉氨酶(SGPT)活力下降,肝5-核苷酸酶、酸性磷胺酶、6-磷酸葡萄糖磷酸酶活力回升。體外亦有類似作用,表明對肝臟有明顯的保護作用。
4. 對免疫功能的影響
4.1 對小鼠血液α-醋酸萘酯酶素(ANAE)陽性淋巴細胞的影響:小鼠每天腹腔注射豬苓多糖2mg/0.2ml,連續(xù)7d。結果表明:豬苓多糖對小鼠血液ANAE陽性T淋巴細胞總數(shù)無影響,對顆粒型陽性T淋巴細胞有減少作用,而對分散型陽性T淋巴細胞有顯著增殖現(xiàn)象。
4.2 豬苓多糖對免疫功能低下的體弱兒童的影響:梅力等對名正常兒童進行免疫功能普查,發(fā)現(xiàn)免疫功能低下的體弱兒173例(占總數(shù)的20.35%),他們有反復呼吸道感染的病史,且有面黃、消瘦、納差、體弱、跑步無耐力等情況;在173例中任選120例進行對照研究,治療效果表明:豬苓多糖不但能提高T細胞免疫功能,對體液免疫有調節(jié)作用,并能使免疫功能低下的體弱兒童精力充沛,胃納增加,體重上升。
4.3 豬苓多糖對小鼠免疫功能的增強作用:高梅等研究發(fā)現(xiàn)豬苓多糖能顯著增強小鼠T細胞對凝聚素A(ConA)的增殖反應以及B細胞對脂多糖(LPS)的增殖反應,對小鼠全脾細胞有明顯的促有絲分裂作用;對特異的體液和細胞免疫應答的檢測表明:在12.5mg/(kg?d)的劑量時,豬苓多糖能明顯增強小鼠對綿羊紅細胞(SRBC)的特異抗體分泌細胞數(shù),能明顯增強小鼠對異型脾細胞的遲發(fā)型超敏反應以及促進異型脾細胞激活的細胞毒T細胞(CTL)對靶細胞的殺傷。CTL是機體免疫監(jiān)視的重要效應細胞,在腫瘤免疫中具有關鍵作用。
5. 抗輻射作用
豬苓多糖具有防治小鼠急性放射病的明顯效果,分別于照射前2h和48h,腹腔注射于受致死劑量(800rad)全身照射的小鼠,可使存活率提高30~70%。照射后給藥,不論口服或腹腔注射都有防護效價,預防比治療效價高。豬苓多糖對受照小鼠的造血功能無保護作用,而對受照小鼠腎上腺皮質的應激機能確有明顯提高。初步認為豬苓多糖的抗輻射作用可能是通過調節(jié)垂體-腎上腺系統(tǒng)的功能,使機體處于應激狀態(tài),從而增強了抗輻射損傷的能力。
6. 抗誘變作用
張輝等利用豬苓多糖對環(huán)磷酰胺(cy)誘發(fā)小鼠體內骨髓紅細胞的微核試驗,結果表明:豬苓多糖對cy所產生的微核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降低cy的致突變作用,并且抑制了突變細胞的有絲分裂,減少微核的產生,起到穩(wěn)定和促進DNA的修復,具有抗誘變作用。
7. 抗菌作用
豬苓的醇提取液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有抑制作用。